香港人陈兆泉没有想到,原本需要2-3年的发明专利审查在前海只用了几个月就已拿到了专利权,“而且申请流程非常透明,费用也很实惠”。
这一改变源于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率先在前海试点的“港澳申请人在内地发明专利优先审查”制度,更是深圳前海合作区近年来推进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服务业的切面。
而过去这一周,前海又频频动作,相继举行“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成立深港知识产权合作推进小组和出台更多专项产业扶持政策,全速推进该领域发展。
科技服务业为何受到国家级战略平台青睐?在推动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科技服务业在起什么作用?面对深圳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前海科技服务业如何做出特色?
“科技服务业是培育新经济动能的关键”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孵化、技术市场、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和科技鉴证”等都属于其范畴。
前海主打现代服务业,自2021年9月发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赋予前海“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任后,2023年12月,“科技服务业发展”被以专章形式写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称“前海规划”)。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看来,这其中有三个关键词:颠覆性技术创新、科技服务业和未来产业。“科技服务业是保障生产力将“旧质”变“新质”的关键支撑,加快其发展是促进科技、经济、产业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也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新动能的关键产业。”王锦侠说。
事实上,我国科技服务近年来已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自2019年以来,全国新增了60多万家科技服务业企业,总量达到了100多万家。2023年我国科技服务业的总规模达到了16.28亿元,同比增了3.7%,推动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到达第12位。
但尽管如此,与美国、欧洲等相比,我国科技服务业仍处在追赶阶段,即便是相对基础较好的广东和深圳,也在“补短板”“上规模”。“科技服务业尤其知识产权服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知识产权的立法配套也有待完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国宏说,生产性服务业同制造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科技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领域,亟需大力发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也认为,深圳着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性很强,未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等也需要其赋能,而前海、河套和光明科学城等重大平台均可在其中有所作为。
前海科技服务产业链覆盖度超60%
为推动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打造科技服务产业集群,近三年来,前海动作频频。
以科技服务业中的“知识产权”为例,前海先后推动前海国际知识产权综合运营服务中心建设,现完成知识产权融资2.785亿元,开发的国际化专利转让许可和技术转移孵化服务平台上线90315件专利。
打造“前海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和版权区块链网络”为大湾区创新主体提供版权存证、监测、取证等服务,现平台电子数据存证量超过150万条,版权登记申请量近5万条。成立的深港知识产权运营联盟则推动375项香港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利技术对接深圳科技企业开展成果转化。
2023年2月,前海与香港还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识产权创新高地的十六条措施》(下称“16条”),成为推动深港知识产权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推进深港知识产权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机制探索。
几乎同时,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始率先在前海开展香港及澳门特区申请人在内地发明专利实施优先审查试点。知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技术总监陈兆泉就因此成为受益人。
陈兆泉表示,公司于2023年入驻前海,重点在智慧城市领域布局。“第一个知识产权专利自2023年8月开始申请,当时在香港申请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服务费用也较高。了解到前海有优先专利审核试点后就决定试试。没想到2024年2月就申请到了优先审核资格,这个月就拿到了专利。”陈兆泉希望优先专利审核可以推广到香港,让更多企业缩短生产流程。
“发明专利优先审查制度是企业保护和管理创新成果的很好途径。对于很多发展迅速、产品更迭快速的科技企业来说,审查期过长会造成其产品与市场的错位,而前海这一创新制度能让专利保护时间和产品销售时间保持同步。”紫藤知识产权集团副总裁文明说。
该集团重点帮助中国出海企业做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知识产权成果的全球布局和保护,为其解决在海外经营遇到的知识产权风险,维护其市场拓展的顺畅性和平稳性。
文明坦言,集团之所以选择入驻前海,正是看中前海的知识产权政策处于领先地位,且创新企业集聚发展。“前海企业申请专利数量较多,前海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够立足前海、辐射全球,我们也已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业务正不断壮大。”文明说。
数据显示,近年来,华进、紫藤和华润等知识产权龙头企业先后入驻前海,为前海科技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撑。“16条”发布后,已有12条措施落地实施,4条正在推进中并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前海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总数也增至17735件,增长率达44.2%。
2024年1-5月,前海规上科技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1.6%,前十强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增长50.9%。
北京上奇数字科技公司发布的《前海合作区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也显示,5年来,前海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增长1.41倍,产业链覆盖度超60%,专业技术服务占比超80.5%,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工业与专业设计服务、质检技术服务等领域。
“深港合作”和“三区协同”助前海突围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再次加大了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力度。一季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天津、青岛等九大城市服务业均表现出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天津、青岛和重庆科技服务业增速较快,分别达8.8%、13.7%和10.7%。深圳GDP增速最快,但服务业增速却低于全国水平。
3月18日,深圳召开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制,拟推动服务业和工业互促共进、协同发力,共同支撑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此后,福田、罗湖、前海合作区等相继举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出专项政策措施。其中,前海正式发布修订后的《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支持科技创新实施办法》(下称《科技创新办法》),符合条件的单个企业或机构每年或最高可获2000万元支持。
面对各区域不约而同发力科技服务业,前海下一步如何突围?“深港合作”和“三区协同”或是关键。
就在上周,前海继出台“16条”后,又成立深港知识产权合作推进小组并举行首次会议。“会议筹备期间,我们与前海循序渐进地就深化深港推进知识产权不同领域的交流及发展,商议务实可行的合作方案。相信能有效推动深港跨境知识产权保护、争议解决、服务机构交流等不同领域合作,加快落实深港知识产权‘16条’措施。”香港特区政府知识产权署副署长曾志深说。
而新修订的《科技创新办法》,则与南山区、宝安区形成三位一体的协同政策体系,从“促进深港澳创新要素跨境融通、培育深港澳合作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四个方面支持前海企业与港澳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支持港资及外资企业开展科研活动、支持高成长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链条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等。
“作为前海科技创新全球招商合伙人之一,我们将更加重视用‘投资推广+招商引资’的招商模式,结合前海、南山、宝安的产业发展特点,为更多的国内外龙头企业投资前海、布局前海,提供个性化和精准化的落地合作方案,助力更多细分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市场链在前海形成创新集聚。” 深圳弘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凯说。
王锦侠则表示,前海目前正争创国家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打造国际科技服务业新高地。“下一步前海合作区将会同宝安区、南山区持续构建开放、包容、易创新的发展生态,推动前海科技服务业进入超常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王锦侠说。
Copyright © 深圳仰泽商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粤ICP备20014472号